古人睡覺有大睡和小睡之分,所謂大睡,就是晚上的正式睡眠,小睡,則是指午休時的小憩。 大睡的家具比較正式,常見有架子床、拔步床,小睡用榻,常見有羅漢榻、美人榻。
除不同家具應對不同的睡眠場景之外,古人甚至還將家具按男女性別作了區(qū)分。
比如,供婦女小憩用的榻,稱為美人榻,供男性休息用的榻,稱為羅漢榻。
▲《十二美人圖》之“倚榻觀雀”
女士優(yōu)先,我們先來介紹美人榻。
美人榻大約出現在清中期以后,南方多于北方,因為南方的天氣暖和,更適合小憩。
美人榻可坐可臥,制作精致,形態(tài)優(yōu)美,又名“貴妃榻”。
和羅漢榻相比,美人榻的尺寸明顯更小,而且后者只有后圍板,在兩側或一側的頂頭,要設置用藤編或木質的榻枕,供貴婦們隨時休息臥睡。
美人榻也是一種緊跟時代潮流的家具。
在造型上,它吸收了西式家具(長椅)的形式,有時會將長椅的扶手改成枕頭,在廣式家具中,這種改變特別常見。
美人榻是古代女性專用的家具,她的造型工藝和羅漢榻正好相反,一個纖細,一個龐大,一個靈秀,一個粗碩。
造型輕靈的美人榻有著十分考究的制作工藝,用材也更加優(yōu)良,古人的憐香惜玉由此或可管窺一斑。傳統(tǒng)的美人榻只擺放在貴族小姐或女主人的閨房,現代的已經擺進大眾的客廳中了。
羅漢床又叫“羅漢榻”,是左右和后面裝有屏板但不帶立柱頂架的一種床榻,是中國古代用以休息和待客的家具。
羅漢榻可坐可臥,一般正中放一炕幾,兩邊可鋪設坐褥、隱枕,榻前常置榻凳或踏幾,放在廳堂待客,作用相當于現代的沙發(fā),床上的炕幾既可憑依,又可放置杯盤茶具,猶如現代的茶幾。
羅漢榻的“羅漢”二字如何得來?
羅漢床相傳最早是僧人坐禪所用,后來經過不斷變化,在明清廣泛應用。
早期羅漢床多為廟堂中的高層人士,如方丈、住持之類的用具,他們白天在上面打坐,晚上就在上面睡覺。
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鋪,他們的房中不會有羅漢床擺放,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,大和尚稱之為“羅漢”,故稱其為羅漢床。
還有一種說法,則是根據羅漢床的腿腳結構而來。
因為羅漢床的腿牙曲線向外,有較大的弧度,極像寺廟中的大肚羅漢,故俗稱“羅漢床”。
羅漢榻在封建社會中是大男子主義的體現,因為羅漢榻多為男子所用,可在榻上會客,也可在榻上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