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間書房,就是一個世界,既藏塵俗之事,亦涵塵外之心。
閑銷日月,靜觀萬物,于煙火塵世之中,獨享人間清歡。
中國人身心是服膺自然的,中國人的哲學觀是天人合一的,所以有諸多文人將書房筑于山林,隱于郊野。
南宋詩人陸游將他的“老學庵”筑于鏡湖之濱,開門臨水,啟窗見山,心游神馳,一派天然。張岱有不二齋:高梧三丈,翠樾千重,綠暗侵紗,照面成碧,圖書四壁,充棟連床。這些將身外余事,活成了閑雅文化的讀書人,在書房這片小天地中,活的通脫逍遙。倪正父《鋤經堂》述書房至樂五事:靜坐第一,觀書第二,看山水花木第三,與良朋講論第四,教子弟讀書第五。一間書房,對一個人的氣質涵泳陶養(yǎng),是俗世的物質攀附所不能比擬的。書房之器,古雅可爽精神,案上之書,明凈為陶性情,一間書房,就是一個安樂窩。有趣的靈魂出拔于常俗,書房之中:徜徉筆墨、焚香品茗、清談弈棋,至于篆刻,傳拓,校書,操琴,振樂諸般文人雅行,皆為清心藝事。園子很小,但聚書出五千卷,建讀書堂,又有秀水軒、釣魚庵、種竹齋、采藥圃、澆花亭、見山臺,發(fā)奮著述之余,釣魚種竹,澆花采藥,獨樂其中。司馬光在園內住了十三年,遠辟塵俗,思接千載,寫出了浩瀚的史學巨著《資治通鑒》。一間書房,能隔絕塵氛,亦能成就真我。居于書房之中,以草色為麗景,得萬物天趣;以硯墨為良田,得千古留名。靜時讀書史,月明自煎茶,清夜安眠,白晝能閑。放下蠅營狗茍,無意人間是非,愿你如一抹世間閑云,棲心于書房之中。